新聞資訊
News information
住院一級護理每天僅 9 元,比做次美容便宜得多;醫生出診費幾元,CT 檢查費幾百元……醫療服務價格的比價不合理,已成為醫療行業的普遍現象。
近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價格改革,發出新一輪價格改革攻堅的信號。10 月出臺的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》 ( 28 號文 ) 指出,積極穩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,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,到 2020 年基本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。
體現醫生勞動價值,該漲價的地方要漲。但同時,在居民慢性病負擔重、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的情況下,也不能一漲了之。合理的醫療服務比價關系究竟是什么樣子的?這一喊了十幾年的改革難題究竟該如何破解?
——編 者
醫療服務價格過低,醫生勞動得不到體現
輸液注射收費一次 2 元,不值一個燒餅的錢
最近,北京市朝陽區的周女士去三甲醫院做了一次胸部 CT。她看到收費單據上寫了 6 項收費內容,包括檢查費、全身平掃、螺旋 CT、衛生材料費等,總共 894.9 元。由于醫保實時結算了 500 多元,周女士沒有花太多錢,但是其中 610 元的檢查費,相對于 7 元掛號費來說顯得過高,把她嚇了一跳。" 掛號費就是醫生提供診斷服務的費用,檢查費是掛號費的八九十倍,顯得醫生的服務遠不如醫療設備的檢查值錢似的。" 她說。
統計公報顯示,2014 年,醫院次均門診費用 220 元,人均衛生總費用 2586.5 元,實現連續多年上漲,并跑贏 GDP。值得注意的是,并不是所有醫療費用都在上漲,檢查費、藥費節節攀升,而掛號、手術、護理等費用多年未變,價格都在幾元、幾十元。
這正是我國醫療價格的現狀——服務價格過低,而藥費、檢查費趨高且不斷推高看病費用,并導致以藥補醫現象如甩不掉的牛皮糖,牢牢把控著醫療服務的局面,成為醫改的一道難題。
哪些醫療服務價格偏低?主要是護理費、手術費、床位費、診療費、中醫等技術勞務性服務項目。一名兒童醫院護士長告訴記者,輸液注射收費一次 2 元,加上觀察費共 12 元。" 就說輸液吧,每名護士起碼經過兩到三年培訓才能獨立操作。這樣一種需要嚴格訓練的復雜勞動收費定價才 2 元,還不值一個燒餅的錢。" 她自嘲道。
2 元的靜脈輸液費,還不是護理項目中最低的。記者查看了北京市現行的醫療服務價格,發現皮下、肌肉注射 0.5 元,皮試 0.5 元,靜脈注射 1 元,吸痰 1.5 元,靜脈抽血 1 元,拆線 0.8 元。住院護理費用也很便宜。比如,住院一級護理每天僅 9 元,比做一次美容、洗一次腳都便宜很多